返校复学后,如何做好返校复学期间的家校协同,加强家庭教育工作指导、提升合力育人实效?如何加强学生心理防护,促进学生身心健康?昨日上午,市委教育工委书记,市教育局党组书记、局长袁清山做客《行风热线面对面》节目,就“家校协同,顺利复学”这一主题与市民进行交流,并解答听众提出的问题。
健全学生心理防护机制
返校复学后,有学生出现注意力不集中、学习不积极,甚至厌学等情况。对此,袁清山表示,返校复学后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,就是做好师生心理健康工作。市委、市政府高度重视返校复学学生心理健康工作,专题研究部署并召开全市加强学生心理健康防护工作会议,全市教育系统迅速谋划,重点做好学生心理状况摸排、组织各校上好“复学第一课”、做好返校复课衔接工作等12项工作。
袁清山介绍,我市成立了市、县、学校三级学生心理防护工作专班,健全学生心理防护工作机制,开通全天候学生心理辅导热线电话或微信,以心理讲座、心理课、团体辅导、班会课和线上家长会等形式,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课程和活动。同时,对全体教师开展一次学生心理防护工作培训,引导全体教师重视学生心理健康,掌握做好学生心理工作的知识和技能,结合日常教学工作,及时发现、主动做好学生心理防护工作;引导全体教师树立正确育人理念,全面关爱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,杜绝“冷暴力”。
袁清山说,各学校将开展学生心理状况摸排,加强学生心理筛查,及时、科学识别和发现学生心理问题,重点关注残疾、孤儿或无人照料等学生群体,加强分析研判、科学规范处置。同时组织对全体家长(尤其是未返校学生、休学在家学生的家长)进行一次家访,畅通沟通渠道,做好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指导,引导家长及时了解孩子情绪变化,营造和谐家庭氛围。“对排查出的重点关注人员,安排专人一对一联系,经常开展谈心谈话,及时发现问题,妥善处理。”
此外,我市各学校积极组织上好“复学第一课”,各班以适当形式召开一次主题班会课、主题家长会,加强校园传染病防控教育,做好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,把疫情对孩子学习、生活、心理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。同时做好返校复课衔接工作,学生返校两周内不开展考试、测评,避免大量作业集中布置,给学生预留调整适应期,给学习困难的学生及时给予个性化指导和帮助。
开展3张“安全隐患排查地图”绘制活动(平安家庭隐患排查地图、平安校园隐患排查地图、溺亡高危区隐患排查地图),推动家校共绘“平安地图”,构建学校安全风险评估和精准防控体系,共建平安校园、平安家庭、平安村(居)。
尽快在全市上线“惠家教”
如何做好家校共育工作,加强家庭教育工作指导、提升合力育人实效?袁清山介绍说,加强家庭教育指导,向学生家长全面推送《调适心理 和谐家庭——给学生家长的10条建议》,引导家长构建和谐家庭,密切亲子关系;还将联合相关机构共同开发惠州家校共育网络平台“惠家教”APP,该网络平台设置同步课堂、教育微课、衔接教育、在线咨询、家校沟通、学习积分、亲子活动及数据管理等功能,通过构建线上线下全覆盖、立体化的学校家庭教育新模式,实现家庭教育知识普及、共性及个性问题解答、密切家校沟通互动等目标。目前,“惠家教”APP试用工作正在博罗县有序开展,并争取尽快在全市范围上线,供家长学习使用。
5月19日下午,广东幼儿园、特殊教育学校学生返园返校时间发布:6月2日起可分期、分批组织学生(幼儿)返园返校,具体返园时间由各地视情况确定。家长根据自愿原则,确定幼儿入园需求。
袁清山介绍说,惠州将按照省里要求实施,幼儿园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进行现场检查验收、审批同意后,6月2日起可分期、分批组织学生(幼儿)返园返校。
惠州日报记者涂坚 通讯员袁蕴华 肖树军